回首券商沉浮,业内人士诸多感慨:
“投行里面最重要的是人。它不像某些类型的企业,或许拥有最先进的技术,产品就可能卖得最好。对于投行来说,你用得好人、留得住人,公司就会有竞争力,就能把品牌做起来。”
“关键是要知己知彼。清楚自己有多少资源、多少能力,做好定位,避开对手的优势,把准市场的走向,踩准机会。”
“领军人的高度和胸怀决定了这个公司的高度。好的领军人他能适应市场的趋势,有长远的战略和布局,有合理的制度和机制。这些都不是一时的事情,它需要领军人能做到高瞻远瞩,王东明也好,薛荣年也好,都是在五六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2005年还是大家都没项目做的时候,谁能像他们一样到处挖人?”
“但中国证券公司的市场格局仍未定型,现在的老大不等于十年后还能称霸,大变革还在后头。”
中金与中信
中金——
它是中国的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拥有其他竞争者不可比拟的政界关系和垄断资源。
从1997年,它完成的首个大型项目,中国电信(香港)(现中国移动)42亿美元的海外首次公开发行;到2001年,完成中国石化A股首次公开发行,融资118.16亿元人民币;再到2006年,完成中国公司银行A+H股首次公开发行,合计融资219.39亿美元,成全球有史以来最大的IPO。可以看到,它接手的诸多资本市场项目不仅是公司本身的里程碑项目,也对中国投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中金的投行业务在所有券商排名中,独领风骚。然而,市场在近几年却发生转机。
中信——
与中金同年成立的中信,曾在熊市中艰难度日乃至取消自营业务,在投行业务领域也是乏善可陈。
有一组数据对比鲜明:2005年,中金证券承销收入达14.6亿元,遥遥领先;而中信证券承销收入仅1.8亿元。
几乎没人能预料,仅仅数年的时间,中信证券便坐上了能成为证券业几乎全领域业务的头把交椅。2008年,中信证券股票承销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7.39%,债券承销的市场份额12.15%,排名第一。中金公司已位居第二。
有业内人士将中信的成功独归于王东明,并坦言其给中国证券行业留下诸多创造性的财富。
“王东明确实一手将中信证券从二流梯队打造成了龙头,这归于几步战略性机会的把握。一是抓住了2005年股改的项目机会,可以说,它是券商中股改的最大赢家;二是股权激励计划。它在特殊历史时期,用了一种特殊方式捆绑股权激励计划,留住了骨干。也正是因为它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在机制上,远远超越了不能再复制方案的后来者;三是对于券商行业的整合,从华夏证券到金通、万通证券,一下子铺开了全国性网络,而且借机控股了两家基金公司。”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国泰君安与平安
国泰君安——
它是中国本土最悠久的投行部门,起步于1990年代初。
它成就了诸多投行界的第一。如主承销其史上筹资规模最大上市项目——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首次A+H同步发行上市,首例换股吸收合并整体上市(上港集团),IPO首家缩股发行(新钢钒),首次采用社会公发与定向配售相结合(华能国际),首次将“派生分立”用于股份公司改制和设立等。其在创新能力、证券销售与定价、研究能力三个方面一度占有绝对优势。
但这些难掩其没落之势。2007年上半年,在前一年仍居行业第三的国泰君安,在超过30亿的行业收入中仅分得3577万元。
而创业板的推出,使得国内投行业务格局进一步演变。2009年6月新一轮IPO开闸后,大量公司成批上市使得国信、平安、广发等获利丰厚,但国泰君安却没能承销一单IPO业务。业内媒体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2007年到2009年,国泰君安只承销了7家IPO,其中还有3家未能过会,通过率仅为57.14%;而同等时间段,国信、平安和广发证券保荐数量占据所有券商承销数量的前三甲,且通过率分别达到了90.48%、92.31%和89.66%。
“之前它做的都是大项目,但关键人物走后,大项目够不到了。战略又没有及时作出调整,小项目不屑于抢或者说也抢不到,状况非常尴尬。”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国泰君安这几年的转变让人大跌眼镜,从前三甲一下子落到二线。和它激励机制的僵化、大量人员流失有关。”另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平安——
2011年的9月对平安证券而言是个多事之秋。但这无碍我们回顾平安在这几年的异军突起。
与中信证券早年的名不见经传相比,十年前的平安证券更是微不足道。既没有深厚的股东背景,也没有传统大行的资源优势。到2004年,平安证券的主承销项目也仅为4个。
“平安证券的崛起同样离不开它的创立人薛荣年。薛准确判断了当时的市场趋势和自身的市场定位,比如避开需要政府资源的项目、不关注高端客户和大项目,而将目标锁定在具备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并且率先布局创业板市场。”业内人士聊道。
2005年后,平安证券项目源源不断。到2007年底,平安证券已以约2.2亿的承销费用排在行业第六,主承销项目达到了20个。
而当时的薛荣年则提出战略目标:“三年内在业绩、规模和品牌上成为国内一流投行,做投行未来的行业领袖。”
一切如其所愿。2009年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奠定了平安证券的江湖地位。2010年,平安证券首发承销家数达到34家,IPO保荐承销收入达到16.6亿元,市场份额跃至12%,高居榜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已经成了平安证券的招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