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门庭若市成为了媒体报道新一轮“万亿投资潮”来袭的佐证。
舆论的猜想缘起《华夏时报》5月25日的报道。值得注意的是,报道中“投资盛宴”的说法,并没有直接获得发改委官员的印证,而是节选了一些发改委门口细节的片段:“国家发改委大门口已经是车水马龙了。记者在发改委传达室门前看到,拎着沉甸甸资料袋的地方官员排起了队等着拿进门条”。
《发改委的一天》再度关注发改委项目审批加速,不过这次报道的视角换成了5月27日当日发改委门口的外地车辆:“近期发改委门口两侧停车位异常紧张,无论外地车还是京牌车双双增多,每天停靠车次超百。紧邻发改委门外的路边上,外地牌照黑色奥迪车井然有序地排列着。”
此类的报道有意无意地暗示着发改委审批项目进程的加速,多家媒体随即进行了追踪转载,一时间,舆论中关于“4万亿2.0版本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猜想甚嚣尘上:5月28日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发表报告称,“中国为应对经济放缓而出台的刺激措施规模可能将高达2万亿元,是2008年刺激规模的一半”。
然而,同样的发改委大门,在不同的媒体眼中,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
5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再赴发改委,这位记者在发改委门口足足守候了一个下午,试图寻找下一位如“亲吻批文”湛江市长那样激动的官员。然而正如其报道《发改委未现“门庭若市” 新4万亿说法被官方纠偏》所说,“的确很难用门庭若市来形容发改委大门那片开阔的等候区 ;当天国家发改委网站并没有公布审批或核准任何一个项目的信息”。
再次开闸放水
引发舆论担忧
“4万亿2.0版”、“经济刺激计划”、“基建加速”等论调迅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资本市场将此信息解读为结构性放松信号的显现,二级市场上,作为投资者眼中的基建龙头股,水泥板块更是随即走出了一波凌厉上涨的行情。迥异于股市的热络,多位经济学家对传言中的“4万亿投资2.0版”纷纷表达了一份冷静的思考,担忧经济的“稳增长”模式再次重回基建投资驱动的窠臼。
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认为经济刺激计划应该与制度变革创新并举,否则“频率越来越快的经济刺激政策是******,会让人在经济高速增长中无法自拔”。《上海证券报》刊发易宪容评论,他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度放松货币政策:“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不宜过度放松现有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仍应坚持让今年的信贷规模及货币增长回归常态,只需采取预调微调即可。切不可走向2008年的老路!”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这一系列刺激政策,是方向性错误,“正确的政策是应该反思人民币汇率高估的问题,通过人民币贬值促出口保增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其微博上转发并评论《华夏时报》的报道内容,称“高铁投资再提速,家电补贴,汽车下乡,项目审批加快,银行为产能过剩行业放贷款,2008年的荒唐事再来一遍。花光财政,拖垮银行,只为装点短期业绩。”数千位网友共同参与了讨论。
“4万亿投资2.0版”
被证不实
5月29日下午, 新华社官方微博发布一条信息,称“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吹风会,澄清所谓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呼之欲出以及4万亿投资2.0版来了等不实报道”。据新华社报道,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媒体对于发改委网站上清洁能源项目审批报道有误。成为最主要的证据的5月21日批准的91个清洁生产机制项目,部分是4月批准的,且4月也批准了约90个项目,且投资方为企业,属于参与国际CDM机制合作项目,和国家投资无关。
同样是在29日,一份湖南省关于经济工作安排的文件的图片版在微博上流传,图片上的文件内容同样也否认了关于4万亿2.0版本的猜想:“湖南省发改委日前召开全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传递中央精神,明确国家层面有两个不可能 :不可能出台像2008年底那种大范围、大规模的4万亿投资政策;不可能松动房地产政策,现在只会预调微调。”
公众热议
宏观经济调控走向
市场揣测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终告落空,面临着短期经济减速、欧债危机陷入僵局、实现稳定增长预期压力陡增的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
《人民日报》引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等多位专家学者观点表示:“我国没有必要启动像4万亿那样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从根本上讲,要减少投资带来的低效率问题,必须更好地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府应切实降低投资的冲动,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大力为中小企业减轻税负,让企业轻装上阵。”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陈炳才在《中国证券报》发表观点认为,应利用危机调整经济结构:“当前,我们应利用外部危机,淘汰国内落后产能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能,降低能耗,减少资金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知名财经评论人马光远则认为:“就时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而言,短期的减速并不可怕,如何加大减税的力度真正减轻企业的负担,如何推动改革真正加大居民的收入,如何破除垄断真正为民间资本找到投资的空间,如何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利润端的地位,如何进行体制改革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些都是必须立即去做的。”